广东高校排名大调整:南科大第43,汕大仅149,嘉兴学院第449

 161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06 20:46

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(广东版)正式发布,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稳居省内冠亚军,分列全国第15、27位,延续传统强校地位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,广州以12所高校上榜的绝对优势领跑,深圳、湛江等城市紧随其后。本年度排名最引人注目的是“新兴理工强校”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跻身广东前三,全国排名跃至第43位;而曾被誉为“粤东明珠”的汕头大学却跌至149名,与嘉应学院、广东警官学院并列全国449位的“黑马”形成鲜明对比,折射出广东高等教育版图的深刻变动。

南科大:创新基因铸就跨越式发展

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深圳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,依托千亿级科研经费与全球顶尖人才引进机制,在量子计算、新能源领域取得多项突破。其“书院制+导师制”培养模式吸引优质生源,2025年本科生深造率达78%,超过部分985高校。但高排名背后,人文社科短板仍然突出,学科均衡性成为其冲击全国30强的关键挑战。

汕大:区域瓶颈下的突围困局

汕头大学作为广东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校,此次排名滑落至149名,引发学界关注。尽管在肿瘤医学、海洋工程等学科保持优势,但地域限制导致高端人才流失率连续三年超15%。对比深圳高校的区位红利,汕头在高教投入、产学研转化效率上的差距逐渐扩大。值得肯定的是,该校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共建的联合学院仍保持国际竞争力,未来或将成为逆转颓势的关键支点。

嘉应学院:山区高校的逆袭密码

位于梅州的嘉应学院首次冲进全国前450名,超越省内多所老牌院校。该校深耕客家文化研究与现代农业技术,依托粤闽赣边区产业需求,定向培养乡村振兴人才。数据显示,其毕业生在基层教育、生态农业领域就业率高达91%,凸显应用型高校的精准定位。不过,硕士点覆盖率不足、科研平台层级偏低等问题,仍是其迈向更高阶梯的制约因素。

梯队分化加剧,多元发展成趋势

本次榜单中,深圳技术大学(375名)、佛山大学(261名)等新兴应用技术高校表现亮眼,东莞理工学院则凭借“智能制造”特色跃居298名。与此同时,广东海洋大学(249名)、广东金融学院(352名)等行业型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巩固优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珠三角与非珠地区高校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,排名300位后的院校中,非珠地区占比超过七成。

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正在重塑广东高教格局。头部高校以科研创新引领发展,地方院校则通过错位竞争开辟生存空间。这场变革中,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、规模与质量,将成为广东从“高教大省”迈向“高教强省”的核心命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