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山姆懒游背后故事会员吐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?”
我花钱办卡,你卖路边货?山姆被质疑"割韭菜",背后竟藏着这些隐情!
如果一个会员费高达260元的高端会员俱乐部,突然开始卖你在路边小超市就能买到的零食,你会不会动怒?最近,山姆会员店的选品争议可是炸了锅,有人甚至直呼“别以为改个包装,我就认不出来这是普通超市里的溜溜梅!”究竟发生了什么,让原本忠诚的山姆粉丝们纷纷表示“十分不满”?一起来看看这场“会员经济战”的最新剧情——这简直比电视剧还刺激!
部分
1. 山姆会员店的“反向操作”?
“让人花会员费,就是为了买到普通超市随处可见的东西吗?”最近,山姆会员店被推上风口浪尖。事情的起因,是消费者纷纷发现山姆悄悄开始更换货架上的商品。大家以前常在店里抢购的太阳饼、米布丁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“山姆爆款”突然消失不见了!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,比如低糖版好丽友派(49.9元/48枚),甚至还有“人人家里都有两包”的溜溜梅。
不少消费者惊呼“我冲着是山姆这家店才来办卡的,可你卖的这些我家附近便利店就有啊!花大价钱买这种商品,难道不是在交‘智商税’吗?”还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喊话“强烈建议山姆店线上开‘返普通超市卡’,请诚实地告诉我们一个年费260元到底能买到点啥!”
2. 引发不满的核心是什么?
这波争议的核心,就是山姆的“独特性”遭到了质疑。在山姆会员忠实者的心中,买会员卡就意味着能享受到与一般消费场所完全不同的购物体验——那些“外面买不到的高质价比商品”或“只有在山姆才能吃到的隐藏宝藏零食”才是大家愿意年年续费的理由。
但现在,这种“独特感”似乎正在逐渐瓦解。一些网友还细数了山姆近期“不争气的操作”
- 爆款商品太阳饼、低糖蛋黄酥被下架,不少妈妈群都集体抱怨买不到心头好。
- 新上架品牌却带来了“普通感”;有人甚至戏称“山姆或许打算改名叫‘山姆便利店’。”
- 连精选中的高端感也变得不那么明显了,有些商品包装一换,价格涨了不说,肉眼可见和以前一样质量的人少了。
这件事发生后,不少人表示山姆的选品策略似乎已经不那么“贴近会员的预期”了。正因为如此,原本对会员制“死忠”的粉丝难免人心动摇。
3. 谁动了山姆的“独特性蛋糕”?
那,山姆作为一个大名鼎鼎的会员制卖场,为什么会选择“减配”甚至“下沉”商品策略呢?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这可能和市场变化、竞争压力有关。近年来,山姆的直接竞争对手Costco在中国迅速扩张,两家会员制巨头的博弈逐步升级。而为了巩固市场地位,山姆可能试图通过引入大众化品牌商品,来吸引更广泛的普通消费者——这是“下沉”的一种尝试。
但问题是,山姆能走“线上拼低价”的策略吗?显然不能。因为它的会员基因就决定了,顾客花钱买卡,买的就是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——无论是高品质、差异化的商品,还是“千挑万选后才出现在货架上的保证”。一旦丢掉这份“独特性”,山姆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。
4. 谁在意这些商品的“情感价值”?
山姆会员店的老顾客并不是单单为了“买东西”才成为会员的。消费心理学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概念,叫“情感价值”,即商品延伸出来的归属感和期待感。对于许多会员来说,定期去山姆逛逛、挑选“独家好物”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仪式感——那些他们爱不释手的爆款商品,是千千万万个家庭情感连接的一部分。
许多人可能早已习惯了为周末早餐囤上一箱米布丁;而太阳饼、蛋黄酥则是走亲访友必备的点心。而当这些商品突然消失,剩下的全是“毫无差异感的普通货”,会员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自然也会大打折扣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山姆的选品问题,绝不仅仅是“买不到想要的东西”这么简单。
一个让人深思的
有人说,山姆选品问题让人想起了那些“一毕业就变味的老品牌”越想做“全民爆款”,越容易失去核心用户的支持,对谁都好,最终却谁都不满意。消费者质疑的不仅仅是商品的选择,更是对“会员经济初心”的拷问。
山姆的会员们可能并不缺买低糖好丽友派和溜溜梅的地方,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让会员费“物有所值”的购物体验。如果连门槛都消失了,那消费者还能凭什么买单?
读者互动话题
大家怎么看待山姆最近的一系列操作?你还会续费吗?或者说,这件事让你有没有想到其他“变了味”的品牌?留言告诉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