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亚杯国足又栽了,比分0-3,韩国踢得跟溜小孩似的。球一开场,观众席还没坐稳,国足那边已经全线被推着走。控球率只剩38%,下半场全队累得跟没跑过一样,到底谁在场上拼,谁在看热闹,看数据都清楚。全场跑动比韩国少了13公里,射门五次,全是无追加威胁、打到天上。
韩国阵型直接碾过来,国足双后腰一碰就散。黄政宇、高天意中间留空档,韩国哪个球员想走就走,穿两脚球就直面防线,没有盒子,没有压迫,基本防成了半场演习。韩国3-2-5,前插球员一波接一波,国足后腰根本反应不过来。朱辰杰两次冒顶,第一个球就在失误后被直塞穿了,回头球又漏人。吾米提江第一次代表国家队踢首发,结果被人家边锋一趟到底,像在上体能课。
数据一看更直观,高强度冲刺韩国23次,国足自己仅仅9次。技术统计不骗人,场上跟多人还是少人,看的就是这个数。韩国替补席主力,随时换上一个都能当队里中坚。看中场拼抢,直接肉眼分层。韩国人刚甩手臂往前呼啸,国足那边球还没控好。再一看两队U23球员,一个在K联赛打主力打疯了,一个在中超混不上场,30场不到,比赛野性根本养不出来。
张玉宁在前场想支个点都难。防守密不透风,只能和后卫肉搏,一个球砸脚下靠身体赢个定位球都算赚到。王钰栋本场全场最惨,身后队友接球不敢,面前三个人包围盯死,只能靠运气摸到九次球。整个国足进攻线名存实亡,传到禁区变成摆设。边路巴顿那单刀,推空门踢偏,网友都在说行为艺术,这玩笑开得太大。传中数据再一看,成功率只有12%,小区草地联赛都不至于低成这样。没人接应,前锋站着发愣,侧翼球传进来直接放飞机。
韩国前场倒脚,国足站着看。人家一传永远不愁没接应,三点齐插,跑动拉开两条线,后卫追不上。咱这边停球,球员停个球直接三米远,反击踢成慢动作,全队每次向前推进都像被揪着衣领。对比下数据,韩国前场传球每次至少两条线接应,国足倒脚十次有八次只能回传。从前场直接断球,到后场处理球,缺的不是技术,是整队都没体系。久尔杰维奇还说前场脱节,这话已经够给面子。更真实的说法,是11个踢着11种风格,各吹各调。
问题不是哪场比赛输了,是体系烂根。韩国K联赛,U18小孩一年50场,每年都在正规联赛里练走位打对抗。国足青训,16岁才摸上战术板,一年能踢10场不易,剩下全靠体能跑。教练不到位,青训大搞长传冲吊,十年前一套现在还不舍得扔,孩子们只会上头球。中超外援包办进球,本土攻击手全看热闹,身子跟不上,技术数据更凄惨。赛季拼命捧外援,自己球员跑不动还硬抢,谁肯做工兵,谁敢多试一脚都得被念叨。
现在还没见日本,已经开始发怵。日本队二队阵容也是穿插对撞、前场配合水准在那摆着。人家大学生本轮进攻,班底一半是学生,控球配合细腻到能玩短传速攻。混血前锋速度,百米能拉开10秒8,防线又能拉能抢。两边踢起来,顶多做防守演练。有人说,能少输点就不赖,网友在社交平台直接开玩笑,输仨以内算赢。
东亚杯能不能赢中国香港都悬。去年热身赛就踢不过港超替补那拨人。港队跑不死,用体力拖着打消耗,国足球员又没速度,走位遮掩不住疲态。说到底,这场失利谁都意料得到,别说爆冷,就是正常现象了。球迷留言全在问,究竟这体系怎么救,说换帅换球员没用,谁来了都踢不出新意。一年少几百万外教费,不如把钱花在青训。韩国那帮02世界杯名宿早就全投青训,年年产新苗,国足球员成天跑直播间,带货、评论、骂国足,没球踢只能靠嘴。
归根到底,问题全写在数据里。场上没体系,青训没基础。本土球员压根没机会提升,不是自身意愿,是整个体系赶不上别人的脚步,怎么看都是被一拳打懵。每次输球都是老样子,说风格不合,说教练太新。可韩日照样换人,换教练,青训整套流程不中断。球迷和行业都清楚,真正的解决不是换帅,是整个系统翻新。不动青训、不让球员上一线赛事,多换谁都白搭。外教好坏,都是表象,体系日拱一卒才是本事。
这回东亚杯国足积分垫底,没意外。比起比分,球迷更担心下限到底在哪。每场都这样,看的不光是比赛,是青训系统的真实反馈。没有持续比赛与高强度对抗,指望一次逆袭无从谈起。球员赛后低头鞠躬,训练量和战术含量,跟世界主流水平差了好几条街。底子没打牢,教练换十个也没用。
您怎么看国足这场失利,是谁的问题,结果还能更低,还是说,咱们就得重新搭个梯子,从头来过?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